一品楼凤qm论坛_一品楼九品_全国楼风app_小姐威客网楼风信信息论坛2024

  1. 我的圖書館
  2. 移動圖書館
  3. 圖書館舊版
  4. 學校主頁
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館內新聞 >> 正文
    館內新聞
    湖畔講壇第137期:歷史學家閻崇年先生談故宮文化
    2020年11月12日 11:42

作為中國歷史上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紫禁城)是中國千年典章文物的結晶和五千年中華民族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見證,擁有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她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到2020年整整600年。

2020年11月10日下午,海南大學社科樓二樓報告廳,著名史學家、央視《百家講壇》的“開壇元勛”閻崇年先生走進海南大學,作客圖書館湖畔講壇第137期,主講“600春秋芳華依舊——歷史學家閻崇年先生談故宮文化”,報告會吸引了校內外近300名師生、來賓與媒體記者參加。

海南大學副校長傅國華教授出席該報告會并致辭。另外,出席本次主題報告會的外來嘉賓有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副社長喬先彪、營銷中心主任楊光捷、華文出版社營銷中心主任楊榮剛;海南鳳凰新華出版發(fā)行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jīng)理黃寧堅、總經(jīng)理助理張濤;海南日報記者等。圖書館房云昆書記、陳俊霖副館長在座。

年近88歲的閻老先生精神矍鑠,在長達2個小時的講座中,侃侃而談,沒有手稿,不看電腦、筆記,各種數(shù)據(jù)信手拈來,出口成章。

他首先講述了故宮600年歷史的考據(jù)史料。他認為故宮從規(guī)劃、設計、備料到基本建成,始于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成于永樂18年(公元1420年),其后又用了18年時間進行精細的裝修完善,擁有8350間房的皇宮、皇城和40華里長的京城,這一浩大的系統(tǒng)工程,前后歷經(jīng)36年才得以全面竣工。

之后,他以自己近70年潛心研究、上千次進入故宮考察、觀摩、查看檔案資料的經(jīng)驗和體會,一一講述了如何從藝術、人物和精神的角度看故宮。

他歷數(shù)了午門、端門、前門、太和門、天壇、地壇、政和殿、太和殿、保和殿,等等,或雄偉壯麗或金碧輝煌或巧奪天工的建筑藝術,還有故宮所藏的186萬3千404件文物,都是人類文明的藝術瑰寶。

從欣賞建筑本體的藝術之外,還要看生活在故宮的明清兩朝歷史名人。他談朱棣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親征蒙古、收復西域、派鄭和下西洋的雄偉壯舉;他談考了9次科舉、才得以高中的文征明,其潛心書法、繪畫的藝術成就。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才子佳人,他說:看人物,看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我的體會是:人生道路千條萬條,哪條通達,就走哪條,不要局限在一條道上。一個人的事業(yè)要成功,需要四個“力”,那就是智力、努力、毅力與合力,缺一不可。

最后,閻崇年先生用“中、正、和、安”四個字來闡述故宮的精神理念,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浸淫在故宮的設計理念、建筑名稱、門楣楹聯(lián)等方方面面中,可以說,故宮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科書。

講座結束后,閻崇年先生向海南大學圖書館捐贈了《故宮六百年》《大故宮六百年風云史》和《故宮疑案》等圖書,圖書館房云昆書記、陳俊霖副館長上臺接受了捐贈。

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海濱教授受邀主持該學術活動,并對閻崇年先生的報告進行了精彩點評,尤其是閻先生以近88歲高齡,在講座伊始還在臺上從左、中、右三個方向向觀眾鞠躬致謝,彰顯了其一生治學為人師范的崇高人格。

2020年11月12日

圖書館“湖畔講壇”






 

 

  
    圖書館新浪微博 圖書館微信